简斋诗读后(丙申)

沉疴待谁起,公诗还如药。
此事古有征,杜老能驱疟。
展卷清风生,忘忧成至乐。
忆昔习古诗,从公得门钥。
鼎足黄与陈,西江分一勺。
上窥韦柳间,无愧三唐作。
中岁值流离,骨力更坚卓。
终登少陵坛,去似云间鹤。
比来网坛间,啁啾喧众雀。
标新乱正声,积木矜博学。
公诗真大雅,文字成脱略。
安得如风斤,来除鼻端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了宋代诗人陈与义(号简斋)的诗集后有感而发。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陈与义诗歌的推崇,以及对当下诗坛乱象的批评。

第一部分(前四句):
诗人说自己身患重病,需要良药医治,而陈与义的诗就像一剂良药,能让人神清气爽,忘记忧愁。这里用“杜老能驱疟”的典故(杜甫的诗曾被用来治疟疾),强调好诗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力量。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学习古诗,从陈与义的诗中得到启发。他把陈与义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为“鼎足”,认为他们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陈与义的诗上承韦应物、柳宗元,在唐代诗坛也毫不逊色。中年经历战乱后,他的诗风更加刚健有力,最终达到杜甫的高度,像云中仙鹤一样超凡脱俗。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
诗人批评当下诗坛的乱象:一些人标新立异,混淆正统,炫耀学问,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相比之下,陈与义的诗才是真正的“大雅之作”,文字看似随意,实则浑然天成。诗人希望能像古代匠人用斧头削去鼻尖的污垢一样,用陈与义的诗来净化诗坛。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陈与义诗歌的高雅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当下诗坛浮躁风气的忧虑。诗中用“药”“清风”“仙鹤”等意象赞美陈与义的诗,用“众雀”“鼻端垩”等意象讽刺诗坛乱象,形象生动,感情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