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王少清的唱和之作,核心表达了文人间的惺惺相惜和自谦之情。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展开:
开头四句像在说悄悄话:你(王少清)像藏着珍宝却总偷偷分享给我,你写的诗文如洪钟大吕让我震撼,字句精妙得让我眼花缭乱。这里用"舂容"形容作品气势恢宏,用"错落"表现文字精巧,就像现代人夸朋友"这文章写得大气又细腻"。
中间四句转为自嘲式对比:你已是文采飞扬的凤凰,我却像笨拙的斑鸠。早知道你要回三峡口(指归隐),我也该跟着去江边(沙头)找你。这里"凤凰"和"斑鸠"的比喻特别生动,就像现在说"你是学霸,我是学渣",既夸对方又显得亲切。
最后两句带着幽默认输:急着还诗债(指回诗),可惜我的作品像粗陶碗,配不上你的玉案(指华美诗作)。这种"欠债还诗"的说法把文人雅趣写得像日常借钱还钱一样接地气。
全诗妙在把文人间的较劲写得像朋友斗嘴,用"珍宝共享""凤凰斑鸠""诗债"这些鲜活的比喻,让高高在上的诗词唱和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夸夸群"现场,既显才情又不失可爱。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