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 其一

当年小住郁金堂,一折屏山近曲房。
夜月潜踪听响屧,晨葩偷掐供梳妆。
百愁对我欢成笑,十索瞒人苦要偿。
今日藕丝风剪断,相看单道莫思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从甜蜜到心碎的恋情,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变化。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当年两人在华丽卧室(郁金堂)同居,屏风后就是亲密空间。男方深夜偷偷听恋人木屐声,清晨摘花为她梳妆——这些"潜踪""偷掐"的细节,把热恋期那种小心翼翼的甜蜜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两句用数字对比很巧妙:"百愁"遇到恋人就变欢笑,"十次索要"虽然为难却甘愿满足。通过"对我笑""苦要偿"的日常互动,展现出爱情让人心甘情愿付出的魔力。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如今感情像藕丝般被风吹断,两人只能强装洒脱说"别再想了"。用"藕丝"比喻脆弱的关系,"剪断"的果断与"莫思量"的故作坚强形成反差,把分手后嘴硬心痛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就像用珍珠串起的项链:同居的屏风、夜听的脚步声、清晨的鲜花、强颜欢笑的互动...每个细节都是爱情的见证,最终却散落成"藕丝断"的叹息。这种用具体事物承载抽象情感的手法,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鸣。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