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源为余言燕子事有感

旧雌有众雏,新雌来杀之。
蒺藜刺中肠,并死无一遗。
持筸逐娼鸟,恶土污人衣。
彼雄诚不才,怨心当语谁。
祥览令我惧,伋寿令我思。
物态尚如是,世情良足悲。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燕子家庭的悲剧,隐喻了人性中的残忍与世态炎凉,读来令人心寒又深思。

前四句像一部动物世界的残酷纪录片:旧母燕辛苦养大一群小燕子,新来的母燕却把它们全杀了。"蒺藜刺中肠"这个比喻特别扎心,就像肚肠被带刺的植物绞烂,形容母燕目睹孩子惨死的撕心裂肺。这里表面写燕子,实际暗指人类社会中后妈虐待前妻子女的现象。

中间四句转向人的反应:诗人气得拿竹竿驱赶这些"娼鸟"(骂新母燕像娼妓般恶毒),连溅起的泥土弄脏衣服都顾不上。他痛恨公燕的懦弱无能("不才"),可这份愤怒又无处诉说。这种无力感很多人都有体会——见到不公却无法改变的憋屈。

最后四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祥览"(可能指吉祥征兆)带来的恐惧、"伋寿"(或指虚伪的长寿)引发的思考,突然点破主题:连动物都这么狠毒,人情冷暖更让人心寒。就像我们今天说"禽兽不如",其实是在感叹人性有时比动物更可怕。

全诗最妙的是用燕子故事作镜子,照出人类世界的阴暗面。诗人没有直接说教,但通过"母燕杀雏"这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们自然联想到职场倾轧、家庭纠纷等现实问题。最后两句"物态尚如是,世情良足悲"就像一声叹息,道破古今相通的人性悲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