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 其一 感事括古语效贺东山体
君莫喜。羊叔子。何如铜雀台前伎。拍檀槽。横宝刀。
屠门大嚼,亦足以自豪。人生有情泪沾臆。虽寿松乔竟何益。
捋黄须。眺五湖。如此江山,应出孙伯符。伤心史。可怜子。
卿复何为尔。大江东。一帆风。来往行人,閒坐说元宗。
连昌宫中满宫竹。白项老乌暗上屋。穆提婆。萧摩诃。
且自吾为楚舞、若楚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戏谑的口吻讲述历史兴衰,核心是说:别太得意,风光都是暂时的。
上片用三个历史典故开篇:
1. "羊叔子"指西晋名将羊祜,虽有功名但死后无嗣,反问"何如铜雀台前伎"——还不如曹操铜雀台的歌伎活得痛快。
2. "横宝刀"用《世说新语》典故,说人要有豪气,大口吃肉也是快意人生。
3. 但笔锋一转:人再长寿("松乔"指仙人)也没用,像孙权(孙伯符)这样的英雄,最终江山也守不住。
下片转到更悲凉的画面:
1. "伤心史"三字点破主题,说历史充满无奈。用"卿复何为尔"这种口语化的反问,表达对命运的不解。
2. 用长江上行人闲聊唐玄宗(元宗)的典故,说盛世转眼成谈资。
3. 最后用破败的"连昌宫"(唐代行宫)、暗哑的"老乌"(乌鸦),配上北齐奸臣"穆提婆"和南朝败将"萧摩诃"的名字,像放电影般闪过历史废墟。结尾"楚舞楚歌"更是用项羽的典故,说失败者只能自我安慰。
全词像历史快剪镜头,把英雄美人、盛世荒丘拼在一起,告诉人们:别看现在闹得欢,将来都是下酒菜。语言故意用口语化表达("君莫喜""且自吾为"),像朋友聊天说风凉话,反而让沉重的历史主题显得更刺骨。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