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饮谷有一研作莲花相其北波涛甚雄涌上题梵宇故倪高士物后归文待诏者而莫知摹本所自出予谓此滃洲洛伽山景物也因名之曰小白华研而系以诗
宝陀十丈妙莲花,花外洪涛涌海霞。
人向蛟宫参瑞相,君从凤咮据清华。
风流知自停云馆,津逮须凭犯斗查。
肇锡嘉名今日始,东林东老亦堪夸。
人向蛟宫参瑞相,君从凤咮据清华。
风流知自停云馆,津逮须凭犯斗查。
肇锡嘉名今日始,东林东老亦堪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方名为"小白华研"的砚台,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它的珍贵来历和独特魅力。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砚台来历(前四句):
用"宝陀十丈妙莲花"形容砚台精美的莲花造型,砚台背面雕刻着汹涌的海浪和佛寺景象。诗人推测这描绘的是普陀山(滃洲洛伽山)的景色,因此给砚台取名"小白华研"。
2. 流转经历(五六句):
砚台先后被倪高士、文徵明等名家收藏,就像乘着仙槎(查)渡过银河的宝物,承载着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
3. 命名寓意(末两句):
诗人以"东林东老"(指宋代文人林逋)作比,暗示这方砚台将像林逋一样流芳后世。通过命名这个仪式,砚台获得了新的文化生命。
艺术特色:
- 虚实结合:将实物砚台与佛教圣地、文人轶事相联系
- 善用比喻:把砚台比作莲花、将收藏传承比作渡银河
- 用典自然:东林东老的典故不着痕迹地融入诗中
这首诗通过一方砚台,串联起佛教文化、文人雅趣和收藏传承,展现了古代文人物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