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壮阔的山水景象,同时暗含历史沧桑和人生感慨。前两句写峡江奔腾的气势,融合了巴蜀和楚地的文化风情。三四句笔锋一转,提到这条江水曾被纳入国家战略("庙谟"指朝廷谋划),想要彻底改变山势地形,暗指人类对自然的干预。
五六句用神话色彩渲染:天地初开时上天都为此流泪("混沌七开"),而九州大地在月光下显得渺小如弓。最后两句借古抒怀:老百姓大多记得汉代贾谊这样的贤臣("长沙相"),但谁会在黄泉之下提起邓公(可能暗指某位被遗忘的功臣)呢?
全诗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三个层次:
1. 自然伟力与人文底蕴的交融
2. 人类改造自然的雄心与局限
3. 历史记忆的选择性——有些贡献者被长久铭记,有些却被时光掩埋
诗中"天亦泪""月如弓"等新颖比喻,把抽象的历史感慨具象化,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河壮美,又能体会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沉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