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乘船经过京口(今镇江)时,在驿站过夜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风帆如马过维扬,满目烟花路渺茫"用比喻手法,将风帆比作奔驰的马匹,形容船行速度之快。诗人经过繁华的扬州(维扬),眼前是绚丽的春景,但前路却显得迷茫遥远。这里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暗含对未知旅程的忧虑。
颔联"江上潮痕收暮雨,渡头人影立斜阳"描绘黄昏时分的江景:暮雨初停,潮水退去留下痕迹;渡口边,孤独的人影伫立在夕阳下。这两句通过"潮痕"、"暮雨"、"人影"、"斜阳"等意象,营造出略带忧伤的意境,暗示诗人的孤寂心情。
颈联"十年季子裘应敝,三月王孙草正芳"借用典故表达漂泊之苦。"季子裘"指苏秦游说诸侯时穿的破旧皮衣,暗示自己长期在外奔波;"王孙草"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春草茂盛反衬游子未归。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衣衫褴褛的游子,一边是生机勃勃的春景。
尾联"今夜月明京口驿,计程应喜近家乡"笔锋一转,写诗人在驿站望月,计算行程后发现离家已近,不由心生欢喜。这种由忧转喜的情感变化,让全诗在惆怅中透出温暖,展现了游子归心似箭的真实感受。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快速掠过扬州繁华,再定格黄昏渡口的孤影,最后在月光下的驿站露出欣慰笑容。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交融,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旅途的疲惫、思乡的愁绪,以及即将到家的喜悦。特别是最后两句,就像长途旅行看到"距家还有XX公里"的路牌时,那种突然轻松的心情,非常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