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对潘衡墨的赞美。潘衡墨是一种名贵的墨,诗中用"胶煤鸾麝"形容它用料讲究(胶、煤是制墨原料,鸾麝指珍贵香料),制作工艺精湛到让世人都惊叹。
后两句具体写墨的效果:蘸墨写字时,墨色黑得发亮,像漆一样乌黑油润;写出来的字迹清晰有力,每个字都像带着霜雪般的光泽,给人清冷明亮的感觉。诗人通过"点漆"、"霜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明亮事物,把好墨写出来的字那种黑白分明、力透纸背的效果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全诗没有直接说"这墨真好",而是通过用料、世人反应、书写效果三个层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墨的珍贵。特别是最后"字字挟霜明"的比喻,既新颖又贴切,普通人也能直观想象出那种笔墨生辉的视觉效果。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