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讼(1967年) 其五

调弦弄管两无成,俯仰惊看岁月更。
金尽惟馀书可卖,砚荒空有笔能耕。
檐边雨滴添愁思,陌上花开动客情。
兀自引吭歌一曲,任人误作不平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67年,作者四十岁时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中年人的困顿与坚持。

前两句"调弦弄管两无成,俯仰惊看岁月更"是说作者尝试过音乐和写作都没成功,一抬头突然发现岁月已经流逝。这里用"调弦弄管"比喻尝试不同的人生道路,"惊看"二字特别传神,把中年人突然意识到时光飞逝的那种震惊感写活了。

中间四句是具体描写困境:"金尽惟馀书可卖"是说钱花光了只剩书能卖钱;"砚荒空有笔能耕"是说砚台都积灰了,只剩笔还能写写字。这两句用"书可卖"和"笔能耕"的比喻,把文人落魄时的窘迫写得既心酸又幽默。接着"檐边雨滴添愁思,陌上花开动客情"是说下雨天更添忧愁,看到路边花开又勾起思乡之情,用自然景物烘托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兀自引吭歌一曲,任人误作不平鸣"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还是要放声高歌,哪怕被别人误会是在发泄不满。这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倔强态度,用"引吭高歌"这个动作,把不服输的精神表现得特别生动。

整首诗好就好在把中年危机写得真实而不矫情。没钱、没成就、想家,这些烦恼人人都有,但作者没有一味抱怨,而是在困境中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幽默感。特别是最后选择继续歌唱的态度,让这首诗在自嘲中透着一股子硬气,特别打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