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的比喻和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表面无害实则危险"的深刻道理。
前两句用两个生活化的比喻:看似柔软的棉絮里藏着刀片,看似普通的米饭中掺着毒药。这种"笑里藏刀"的陷阱特别可怕,因为危险就藏在最平常的事物里。诗人特别点明这种阴险手段来自"闽乡",暗示某些地域存在特殊的害人习俗。
后两句用亲身经历强化说服力:诗人因为曾经在山中喝水被下蛊中毒,至今留下心理阴影。这个细节让前文的比喻有了真实依据,说明这些危险不是想象,而是血泪教训。最后两句的"怕饮山中水"与开头的"难近傍"形成呼应,完整呈现了从警惕到受伤再到后怕的全过程。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做饭、喝水这些日常小事,揭示人心险恶的大道理。诗人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个人经历,让读者自己体会"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智慧。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生活细节的写法,既通俗易懂又令人印象深刻。
释梵琮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