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室杂咏 其二

抱石孤松若个栽,翻涛谡谡扫香台。
兴豪拟问维摩诘,满室天花何处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和想象力的画面,语言生动又带着一丝幽默感。

前两句写景:一棵孤独的松树像被人刻意栽种在石头上,松涛翻滚发出"谡谡"声响,仿佛在清扫着香台。这里用拟人手法,让松树有了灵性,松涛变成了会打扫的扫帚。

后两句转入联想:诗人兴致高涨时,想问问维摩诘(佛教中有智慧的长者)一个问题——满屋子飘落的天花(佛教中象征智慧的雨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提问既天真又有深意,把读者带入对佛法奥妙的思考。

全诗妙在:
1. 把普通松树写得活灵活现,松涛声变成打扫声很新颖
2. 从现实景物自然过渡到佛理思考
3. 用轻松的口吻探讨严肃的佛学问题,举重若轻
4. "满室天花"的意象既美丽又充满禅机

就像我们看到一朵花突然好奇"生命从何而来"一样,诗人通过日常景物触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但表达得一点都不枯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