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义利吟》用简单直白的对比,讲透了做人做事该选"义"还是"利"的道理。
前四句用两个画面打比方:有人把精美的布帛堆在山林里(看似浪费),其实是在说重义的人表面吃亏,但最终会得到回报;而像乌龟缩头只顾盯着别人吃饭的人,丢了道义,最终什么好处也捞不着。这里用"灵龟"比喻人的贪心,"朵颐"指馋嘴的样子,非常形象。
后四句是核心结论:讲究道义的人自然懂得谦让,这样君子的品格就能发扬光大;而唯利是图的人必定互相争夺,小人的做派就会盛行。就像两条分岔路——选"义"的路越走越宽,选"利"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全诗妙在用日常可见的事物(布帛、乌龟、吃饭)来讲大道理,把抽象的"义利之辨"说得像选择"要不要抢邻居家的鸡腿"一样明白。最后四句的对比尤其精辟,就像在说:你每次选择要脸还是要钱,其实都是在投票决定这世界会成为君子国还是小人国。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