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在四十岁时喜得儿子,却又经历丧子之痛的真情流露。全诗用浅白如话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大悲与希望。
开头两句直击人心:四十岁得子本应欢喜("身未老"),却遭遇丧子之痛,眼泪流不尽("泪难收")。这里用"万行"形容泪水,比"泪如雨下"更显悲痛绵长。
三、四句形成强烈对比:还记得刚出生时,孩子像掌上明珠般灵动可爱("明珠动"是比喻新生儿手脚舞动),转眼间却再也看不到他长成栋梁之材("凌云王树"指成才的孩子)。这种从喜悦到绝望的转折,让人揪心。
五、六句转向自我安慰:想着家族门第好("公侯有种"指出身显贵),来往的宾客们(可能指来吊唁的人)都频频回首关心,算是些许慰藉。
最后两句最见深意: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蕙兰"(香草,暗指新生命)上,说如果春天能再带来好消息(可能指妻子再孕),至少能缓解老父母的忧愁。这里"三春梦"既指季节轮回的希望,也暗示人生如梦的感慨。
全诗妙在情感真实自然,就像邻家大叔边抹眼泪边诉说:从得子的欢喜,到丧子的崩溃,再到强打精神宽慰家人,最后把悲痛化为对新生命的期盼。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让普通读者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