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道中

晨出上东门,迤逦来峡口。
两山夹人高,到此如戟手。
一关当其中,密树光冥黝。
所以吴朱桓,伏师歼魏丑。
地利无古今,有险在能守。
明末盗如毛,垂橐肆流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险要的峡口地形,并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地利的重要性。

开头写清晨从城门出发,沿着蜿蜒的路来到峡口。两座高山夹峙,像竖起的长戟一样险峻。中间有一道关卡,茂密的树木让光线昏暗。这里曾经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桓埋伏魏军、取得胜利的地方。诗人借此说明:险要的地形从古至今都一样,关键在于能否善加利用、牢牢守住。

最后两句转到明末,那时盗贼横行,他们像掏空的口袋一样四处流窜(暗示没有固守的根据地),最终难以成事。

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历史对比,传递了一个道理:占据有利地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坚守的决心和策略。险要的地势只是辅助,真正的力量在于人的智慧和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