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花镇

清霭香浮远,斜阳照白花。
寒蝉鸣古树,孤鹜带流霞。
山翠吞云脚,溪光吐月牙。
夜深迟不寐,乡梦怯还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白花镇过夜时看到的宁静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傍晚的景色:远处飘来淡淡清香,夕阳照在白色野花上。这里用"清霭"和"斜阳"营造出朦胧温暖的氛围,让人感觉既安静又带着一丝惆怅。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周围的景物:秋蝉在老树上鸣叫,孤零零的野鸭飞过晚霞;山色青翠仿佛要吞没低垂的云朵,溪水反射着新月的光辉。这些画面既有声音(蝉鸣),又有色彩(晚霞、山翠),还有光影变化(溪光、月牙),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把小镇傍晚到入夜的景色层层展开。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夜深了还睡不着,想家却又有点害怕回家。这里的"怯"字很传神,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透露出近乡情怯的矛盾心理,可能是担心物是人非,也可能是其他复杂情绪。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小镇秋夜的美景,又在宁静中暗藏游子复杂的心绪。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含蓄的情感表达——不说多么想家,而是通过"睡不着""怯还家"这样的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深沉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