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并州经略太尉相公元日见寄

边亭春色感离居,犹记衰龄本命馀。
樽味阻陪曹相国,带围空老沈尚书。
军中鼓吹千蹄马,物外风烟一壑鱼。
幹栋不材须适分,愿公容我作庄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边关将领的回复,表达了自己无法陪伴在友人身边的遗憾,以及向往闲适生活的愿望。

前四句写思念之情:作者在边关的春天里感到孤独,想起自己年纪已大("衰龄本命馀"指六十岁左右)。他遗憾不能陪这位像"曹相国"(曹操,喻指友人)一样的将领喝酒,自己像"沈尚书"(南朝官员,以清瘦著称)一样消瘦老去。

中间两句写边关与隐居的对比:军中战马奔腾、鼓声震天("千蹄马"),而自己只想在远离尘世("物外")的山林里,像一条鱼那样自由自在。

最后两句自我调侃:作者说自己像不成材的树木("幹栋不材"),只适合过平凡生活,希望友人能包容自己做个像"庄樗"(庄子说的无用之树)般的闲人。

全诗用对比手法,将边关的壮阔与隐居的闲适相对照,通过历史人物和自然意象,委婉表达了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以幽默自嘲的口吻,既保持了对友人的敬意,又表明了自己的志趣。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