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夜独坐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深邃的意境。
前两句写诗人深夜挑灯夜读的场景。"焚膏继短晷"用油灯延续白天的光阴,暗示珍惜时间、勤奋苦读。"坐此寒夜深"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
中间四句是读书时的感悟。诗人意外发现,薄薄的纸页间竟承载着古人的思想精华。"旷怀浩四海"形容古人胸怀宽广如海,"内视不满襟"则反衬自己学识浅薄,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转向窗外夜景:空寂的山间洒满月光,猿鹤的鸣叫声更添清幽。这里用声音反衬寂静,以自然之景烘托读书时的心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全诗通过"灯-书-月-声"四个意象,将夜读的专注、与古人神交的感动、对自身不足的反省,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完美融合,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情趣。语言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厚,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在静谧中与古人对话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