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qīng)。
万花丛中过也只是冷眼相看,我很惋惜来寻找你来晚了。若是知道前世约定的人会出现。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花丛:喻指成群的美女。冷眼:既指目光冷漠,也暗示心情凄苦。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就算是绝代美人,也无法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有多深。如果能解心中忧愁,我愿像韩凭一样,死后与你相守。
绝代:指绝世美人。浑不解:全不知道。“定与”句:干宝《搜神记》载,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貌甚美,康王夺之。凭先为康王害,后自杀。何氏亦跳台而死,遗书愿与凭合葬,康王不许。虽两冢相望,然有大梓木生于两坟问,枝叶相交,有鸳鸯栖于树,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其声甚感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花丛中过也只是冷眼相看,我很惋惜来寻找你来晚了。若是知道前世约定的人会出现。
就算是绝代美人,也无法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有多深。如果能解心中忧愁,我愿像韩凭一样,死后与你相守。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花丛:喻指成群的美女。
冷眼:既指目光冷漠,也暗示心情凄苦。
“自惜”句:唐于邺《扬州梦记》载,杜牧游湖州,颇恋一少女,许以十年为期,将娶为妻,十四年后守湖州.此女已嫁人三载,故悔而作诗日:“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绝代:指绝世美人。
浑不解:全不知道。
“定与”句:干宝《搜神记》载,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貌甚美,康王夺之。凭先为康王害,后自杀。何氏亦跳台而死,遗书愿与凭合葬,康王不许。虽两冢相望,然有大梓木生于两坟问,枝叶相交,有鸳鸯栖于树,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其声甚感人。
现代解析
这首《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表达了一种深沉的遗憾和相思之情。
词的开头,“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描绘了词人在花丛中冷眼旁观的情景,感叹自己来得太晚,错过了美好的时光。这里的“花丛”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机会,“冷眼”则表现出词人的无奈和遗憾。
接着,“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词人反复强调自己知道今生再也见不到心爱的人,流露出深深的失落和无奈。这里的“卿”指的是词人心中的那个人,可能是他深爱的人或某种理想。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词人感叹对方天生丽质,绝世无双,不相信自己的相思之情对方会完全不了解。这句表现出词人对对方的赞美和对自己情感的坚定信念。
最后,“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词人假设如果对方理解他的相思之情,一定会像传说中的韩凭和妻子一样,与他相依相伴。这里的“韩凭共一枝”是一个典故,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花丛中的冷眼旁观、对今生的无奈感叹、对对方的赞美和对相思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词人对错失美好时光的遗憾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词中情感深沉,语言简洁,给人以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