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首句“别恨频添鬓雪深”是说,离别和遗憾让作者的白发越来越多,暗示了岁月流逝和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百年怀抱郁沈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压抑。
接下来的“标名不挂金银榜,涉世空坚铁石心”是说,作者虽然不追求名利,但在世俗中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一颗坚定的心。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信念的坚守。
“俗物何劳供一醉,残僧正欲伴孤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事物的不屑,他认为这些不值得让自己沉醉其中,反而更愿意与孤独相伴,寻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朱弦三弄虚檐寂,唯有清风是赏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作者在空旷的屋檐下弹琴,只有清风作为他的知音。这象征着作者在孤独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清风成了他与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世俗和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深沉和对自我信念的坚持。它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是多么重要。
姚孝锡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