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光岳楼

缥缈层楼拂太清,上窥天宇下神京。
横分闲气三千客,回落晴光七十城。
日荡沧溟遥见影,云连清济去无声。
金泥玉检何年禅,为告中原久治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光岳楼),展现了它的雄伟气势和周围的壮丽景色,同时寄托了作者对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逐句解析:

1. “缥缈层楼拂太清,上窥天宇下神京。”
这座高楼仿佛漂浮在云端,几乎能触摸到天空(太清),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京城(神京)。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楼的高大,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2. “横分闲气三千客,回落晴光七十城。”
楼阁仿佛将天地间的浩然正气(闲气)都聚集于此,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三千客);阳光洒落在楼上,又仿佛将光辉洒向周围的七十座城池。这句既写实又写虚,既描绘了楼的壮观,又暗喻它的影响力。

3. “日荡沧溟遥见影,云连清济去无声。”
白天,阳光照耀着远处的沧海,楼影倒映其中;云雾缭绕,与清澈的济水相连,悄无声息地流淌。这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周围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4. “金泥玉检何年禅,为告中原久治平。”
作者希望用金泥玉检(古代帝王封禅用的宝物)来祭祀天地,祈求中原地区永远太平。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整体赏析:

* 意境壮阔: 诗中“太清”、“天宇”、“沧溟”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楼阁的雄伟和自然的壮丽。
* 虚实结合: 既有对楼阁和景色的真实描写,又有对“闲气”、“晴光”等抽象概念的想象,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情感真挚: 最后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和平的期盼,情感真挚,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光岳楼的描绘,展现了它的雄伟气势和周围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诗中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壮阔深远,是一首充满魅力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