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汉中韩信拜将台赋(2003— 2009年)

寂寞孤台在。
记当时、搴旗拜将,昂藏英迈。
四面楚歌垓下起,顿使重瞳气矮。
辜负了、乌骓翠黛。
狡兔死兮飞鸟尽,叹焚弓烹狗谁能外!
岂一叟,定成败?
未央遗恨难听蒯。
纵听他、沉沉史页,又将焉改?
一役已令枯万骨,不念山疲水殆?
况后世、如斯再再。
雾绕风回禽啼怨,二千年空见尘扬海。
唯数语,写深慨。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陕西汉中的韩信拜将台为背景,通过历史典故抒发对人生成败的深刻思考。

上阕从眼前的拜将台写起,用"寂寞"二字定下怀古基调。回忆当年韩信在这里被拜为大将的威风场面,紧接着笔锋一转,写项羽兵败垓下、霸王别姬的悲剧。通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揭示功臣被猜忌杀害的历史规律,发出"难道一个老头(指萧何)就能决定成败吗"的质问。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思考。提到韩信不听蒯通劝告的遗憾,但即使听了,历史就能改写吗?一场战争就让山河疲惫、生灵涂炭,而这样的悲剧在后世不断重演。如今二千年过去,历史风云都已成过眼云烟,只有禽鸟的哀鸣仿佛还在诉说当年的怨恨。最后以"唯数语,写深慨"作结,将满腔感慨浓缩在这寥寥数语中。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它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英雄的悲剧命运、战争的残酷本质、历史的无情轮回。作者没有停留在怀古伤今的表面,而是通过韩信的故事,引发对权力、人性、历史的哲学思考。语言上既有"四面楚歌""乌骓翠黛"这样的典故化用,也有"尘扬海""禽啼怨"这样富有画面感的描写,古今交融,厚重而不失灵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