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皇家祭祀大典的盛大场面,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参与盛事的荣幸之情。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前四句写祭祀队伍的壮观场面:
- 装载宝册的香车从皇宫出发,御道上飘着晨雾
- 文武百官整齐列队,佩戴着宝剑玉佩
- 太庙中奏响庄严的礼乐
2. 中间两句用历史典故赞美礼仪:
- 提到汉代的贾谊能通鬼神,暗示祭祀的灵验
- 用孙通制定礼乐的典故,赞美当下礼仪的完备
3. 最后两句抒发个人感受:
- 诗人庆幸自己能参与这样的盛世大典
- 希望皇恩能像水波一样惠及天下百姓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强:通过"香舆"、"御路"、"剑佩"等具体物象,让读者仿佛看到庄严的祭祀队伍
- 用典自然:两个历史典故不着痕迹地融入诗中,既显学识又不晦涩
- 情感真挚:从宏大场面转到个人感受,最后升华到心系天下的情怀,过渡自然
全诗展现了古代国家祭祀的庄严气象,也体现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更流露出知识分子心系苍生的情怀。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