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昉横笛图
一妇跨镫如习骑,一妇鹄立类勇士。
一妇横笛坐胡床,容貌衣裳略相似。
髼松云髻作懒妆,丫鬟手擎红锦囊。
人言天宝宫中女,我意梨园旧乐娼。
忆昔承平生内荒,宫中消息渐难藏。
昨宵一曲宁哥笛,明日新声满教坊。
春娇满眼情脉脉,唤起红桃亲按拍。
不将三弄作《伊》《凉》,潜把閒情诉秦虢。
声悽调低承索索,䂮然有声如裂帛。
月落长安天四更,六宫一夜梨云白。
一妇横笛坐胡床,容貌衣裳略相似。
髼松云髻作懒妆,丫鬟手擎红锦囊。
人言天宝宫中女,我意梨园旧乐娼。
忆昔承平生内荒,宫中消息渐难藏。
昨宵一曲宁哥笛,明日新声满教坊。
春娇满眼情脉脉,唤起红桃亲按拍。
不将三弄作《伊》《凉》,潜把閒情诉秦虢。
声悽调低承索索,䂮然有声如裂帛。
月落长安天四更,六宫一夜梨云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唐代宫廷乐妓演奏横笛的生动画面,通过三个不同姿态的女性形象,折射出天宝年间奢靡又暗藏危机的宫廷生活。
开篇用三个特写镜头:第一个女子骑马的姿势潇洒自如,第二个像战士般昂首站立,第三个则悠闲地坐在胡床上横吹笛子。她们梳着蓬松的慵懒发髻,侍女捧着装乐器的锦囊,这种相似的装扮暗示她们是同一批宫廷乐妓。
诗人故意制造悬念:有人说她们是宫女,我却觉得更像梨园乐妓。这里暗指唐玄宗设立梨园培养乐工的史实,带出"安史之乱"前夜宫廷的奢靡——昨夜刚为宁王演奏的新曲子,第二天就传遍整个教坊。
最精彩的是对音乐效果的描写:笛声时而像呜咽低泣,时而突然如撕裂绸缎般尖锐。当笛声在四更天的长安渐渐消散,整个皇宫仿佛被音乐染成了梨花的纯白。这里用通感手法,让读者"看见"声音的颜色,感受到音乐在夜色中弥漫的魔力。
全诗像一部微缩的宫廷纪录片,通过笛声这个意象,既展现盛唐的艺术高度,又暗讽统治者沉溺声色的后果。那些看似优雅的乐妓,实则是时代悲剧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