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东人三首 其三

救荒政十二,省薄首相教。
无骨供输挽,何心积厩庖。
鸿飞看在野,鼠食问谁郊。
所叹求刍牧,依然向斗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灾荒时期的民生困境,字里行间充满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执政者的讽刺。

前四句直指救灾政策的虚伪:朝廷虽然颁布了十二条救灾政策("救荒政十二"),但宰相教导的却是如何克扣赈灾物资("省薄首相教")。百姓瘦得皮包骨头("无骨"),却还要被强征去拉车服役("供输挽");灾民连饭都吃不上,官府却还在计较马厩里的饲料储备("何心积厅庖")。

后四句通过鲜明对比展现社会不公:百姓像荒野中无处觅食的鸿雁("鸿飞看在野"),而贪官却像偷吃粮食的老鼠("鼠食问谁郊")。最讽刺的是,百姓想找点草料喂牲口("求刍牧"),却只能向那些手握斗升小权的底层官吏求情("向斗筲"),暗示整个官僚系统都在盘剥百姓。

全诗用"鸿雁"与"老鼠"的比喻、"无骨"的夸张、"斗筲"的双关等手法,将灾荒中官民的对立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既有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关怀,又包含对腐败官僚的尖锐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