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醉歌题赠李东甲

东甲先生爱静便,辞官正及未衰年。忘机不赌围棋墅,好饮多开种术田。

每誇妙得闲中坐,更诧无如醉后眠。子夜弦歌娱客处,一春风雨养花天。

红英渐委苍苔上,白雪来侵丝鬓边。世态无端争梦里,人生何事胜樽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东甲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他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全诗用轻松自然的语言,刻画了一个辞官归隐、享受生活的文人形象。

开篇直接点明李东甲主动辞官,在年富力强时就选择了隐居生活。他不再参与官场争斗("忘机不赌围棋墅"),而是开辟药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诗中特别突出了他两大爱好:独处时的闲适("妙得闲中坐")和醉酒后的酣眠("无如醉后眠")。

中间部分描绘了李东甲的隐居环境:夜晚有音乐相伴,春天在细雨中赏花。但随着时间流逝,鲜花凋落在青苔上,白发也悄悄爬上双鬓,暗示着岁月流逝的自然规律。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世间的纷争就像一场虚幻的梦,而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举杯畅饮时的自在逍遥。这种看淡名利、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正是全诗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智慧,很容易引起现代人对生活方式的新思考。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