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制报有感

墨吏污官屡犯科,心无廉耻奈之何。
但余一脑昏蒙甚,剩得两唇慷慨多。
屡挂羊头供众赏,岂将虎穴教人摩。
职司遍地休疲怠,胡不周天撒网罗。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讽刺了官场腐败现象,读起来像在看一篇犀利的时评。

开头两句直接开炮:贪官污吏屡教不改,脸皮厚得没救了。作者用"墨吏"(黑心官员)和"污官"(脏官)这种直白的词,配上"屡犯科"(老犯事)的表述,把官员知法犯法的嘴脸画得活灵活现。

三四句是绝妙的自嘲:我这脑子虽然糊涂,但嘴巴还能痛快骂几句。这里"昏蒙甚"(糊涂得很)和"慷慨多"(大道理多)形成反差,就像普通人面对腐败时那种"明知说了没用,但还是要骂"的无奈心态。

五六句用经典比喻:官员们像挂羊头卖狗肉(表面装清廉),谁敢去摸他们背后的老虎屁股(查他们的黑料)?"供众赏"(作秀给人看)和"教人摩"(让人碰)的对比,戳穿了官场表演式反腐的把戏。

最后两句是辛辣建议:纪检部门别偷懒啊,干脆把天罗地网撒开抓贪官!"职司遍地"(到处都是监管部门)和"撒网罗"(全面抓捕)的组合,既带着老百姓对反腐的期待,又暗含对"抓不完"现状的讽刺。

整首诗像把锋利的手术刀,没有文绉绉的典故,全是市井化的比喻(羊头、虎穴、网罗),把官场腐败和百姓愤懑解剖得明明白白。最厉害的是那种"边骂边自嘲"的调调,让人读着解气又心酸——这不正是我们看新闻联播里打老虎时的真实心情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