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一日辞亲赴京出休宁东门

贱子来何时,倏焉戒晨装。王程难久滞,俛首辞高堂。

哽咽不敢啼,惧我亲情伤。踯躅县东门,涕下沾衣裳。

回思古之人,仕者不出乡。自从封建废,坐使亲义戕。

我生竟何成,去住心徬徨。春阴澹如染,遥山郁相望。

愿保忠孝期,桑梓生辉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离家赴京时的复杂心情,像现代人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拼一样充满矛盾。

开头用"贱子"自称,显得特别谦卑。天还没亮就匆忙收拾行李,因为公务在身不能耽搁。离别时强忍泪水不敢哭出声,怕父母更伤心。走到县城东门时终于忍不住,眼泪打湿了衣服——这个细节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代人在车站告别时偷偷抹眼泪。

中间部分开始反思:古人做官不用离乡,现在制度变了,反而让亲情受损。这种矛盾在今天依然存在——年轻人为了发展不得不离开家乡,心里却充满愧疚。作者用"我生竟何成"的迷茫,道出了很多离乡游子的心声。

最后笔锋一转,看到春天朦胧的远山,又给自己打气:希望能在忠孝之间找到平衡,让家乡以自己为荣。就像现在的年轻人,虽然在外打拼,心里始终记挂着要让父母骄傲。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把离家的不舍、事业的追求、对父母的愧疚这些现代人依然会遇到的矛盾,写得真挚动人。特别是"哽咽不敢啼"这个细节,把中国式亲情那种克制又深沉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