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隐德非逃世,怀材不济川"点明主旨:隐居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坚守道德;虽有才能却不强求出仕做官。这种选择展现了主人公独立的人格。
中间四句用具体生活场景展现隐士的充实生活:家里虽没有丰厚财产,但饱读诗书就是精神财富;住处有山涧流水相伴,悬崖上的树木倒挂形成独特景致。这些描写打破了人们对贫困的刻板印象,展现了精神富足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羡君函谷去,高咏看云眠"最为动人。函谷关是古人隐居的象征,诗人羡慕友人能去这样的地方,在高处吟诗、躺着看云,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正是对前面所有描写的升华。
全诗通过对比物质贫乏与精神富足,表达了"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诗人用自然景物烘托心境,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自由。这种生活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