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黄龙砖八砖吟馆分赋

咸阳汉龙兴,工筑事稠沓。冠山朱堂崇,瓴甋旊人纳。

此砖纪黄龙,铭文椎响拓。苔蚀文多残,测蠡义难合。

病已虫识成,祥符报杂遝。黄龙见广汉,火及宣室閤。

乌啼未央宫,改元岁一币。当时执拊桴,无为苦批泣。

大黄兆威斗,铜仙泣萧飒。残甓埋荆榛,月夜狐狸踏。

幸非凿臼科,庶免累层塔。四角暨中央,完好少齧踏。

何年出鄠杜,何时渡泲漯。中有地里书,镐吐复丰喝。

吾师志金石,剪镫卜簪盍。虞敦识立位,虢钟辨革堂革荅。

五凤时代同,砖珠双韎韐。八砖耀日华,宾从互酬答。

研墨铜雀瓦,写诗趁官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刻有“黄龙”年号的西汉古砖,通过这件文物串联起历史沧桑与文人雅趣。

核心内容解析:

1. 古砖的来历 开篇点出这块砖产自西汉都城咸阳,是当年皇家建筑用的高级建材,砖上“黄龙”铭文显示它制作于汉宣帝时期(前49年)。由于年代久远,砖面苔痕斑驳,文字已经难以辨认。

2. 历史典故的联想 诗中穿插了多个汉代典故: - “黄龙见广汉”指当时被认为吉祥的龙现异象 - “乌啼未央宫”暗指皇宫衰败的征兆 - “铜仙泣”借用汉武帝金铜仙人被拆迁的典故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盛极而衰的历史沧桑感。

3. 文人的考古雅趣 后半段描写文人雅集研究古砖的场景: - 像侦探般解读残存文字(“测蠡义难合”) - 将它与著名的“五凤砖”并列为珍宝 - 在烛光下考据(“剪镫卜簪盍”) - 用珍贵的铜雀台瓦砚研墨题诗 展现了学者们对待文物的严谨与热忱。

艺术特色: - 时空穿梭感:狐狸踏月的废墟想象与灯火通明的雅集场景形成跨越时空的对照 - 以小见大:通过一块砖既展现汉代建筑工艺,又暗示王朝兴衰 - 专业与诗意的结合:既有“虞敦”“虢钟”等专业考古术语,又用“月夜狐狸踏”等诗性语言冲淡学术感

现代意义启示: 这首诗提醒我们,每件文物都是穿越时空的信使。它既承载着工匠的手温、王朝的气运,也记录着后世研究者凝视它时眼里的光芒。这种连接古今的文化传承,正是文物最动人的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