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陪范州倅憩北山得月字
炎歊欲何之,北山暂停軏。
披襟觅岩岫,凉飔扇林樾。
閒亭列翠微,雕甍悉高揭。
石笋嵌虚空,清泚透岩窟。
入眼画图开,惬心尘嚣绝。
有美范使君,风期最超越。
传觞狎潺湲,飞步忘突兀。
娓娓理清言,不觉渌尊竭。
薄暮共夷犹,班荆待明月。
披襟觅岩岫,凉飔扇林樾。
閒亭列翠微,雕甍悉高揭。
石笋嵌虚空,清泚透岩窟。
入眼画图开,惬心尘嚣绝。
有美范使君,风期最超越。
传觞狎潺湲,飞步忘突兀。
娓娓理清言,不觉渌尊竭。
薄暮共夷犹,班荆待明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里与友人同游北山、避暑寻凉的惬意场景,充满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开头四句写夏日酷热难耐("炎歊"),于是暂停车马("停軏")到北山避暑。诗人敞开衣襟寻找阴凉岩洞,山林的凉风("凉飔")像扇子一样送来清爽。这里用"扇"字把凉风比作人工扇风,很生动。
接下来六句描写山中景色:闲亭点缀在青翠山色中,精美的屋檐高高翘起;石笋奇峰仿佛嵌在空中,清澈的泉水穿过岩洞。眼前像展开一幅山水画,让人忘却尘世烦恼。诗人用"嵌虚空"形容石笋的险峻,用"清泚"形容泉水的透亮,画面感很强。
后八句写与友人范使君同游的雅趣。这位范先生风度超逸,他们传杯饮酒亲近溪水,健步如飞不觉山路陡峭。畅谈高雅话题("娓娓理清言"),不知不觉喝光了酒。傍晚时分铺开荆条席地而坐,一起等待明月升起。
全诗通过"避暑-赏景-饮酒-待月"四个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最动人的是结尾"班荆待明月"的细节:用荆条当坐垫等月亮,既表现山野之趣,又暗示他们谈兴之浓,连回家都忘了。诗中"忘突兀"(忘记山路陡峭)、"不觉渌尊竭"(没注意酒喝完了)这些细节,都生动体现了与知己同游的忘我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