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因孩子深夜练琴而无法入睡的场景,但诗中却透露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美。
前两句"鸣鹤操音清,兴幽发性情"用鹤鸣比喻琴声,说琴音像鹤鸣一样清亮。这种声音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情绪,让人产生幽远的情思。这里把孩子的琴声比作仙鹤鸣叫,既写出了琴声的清越,又暗含了对孩子琴艺的赞赏。
后两句"听琴爱夜半,明月上残更"点明时间背景。父亲虽然被琴声吵得睡不着,却意外发现深夜听琴别有韵味。在明月西斜、更漏将尽的深夜,琴声与月色交融,营造出一个静谧美好的意境。
全诗最妙的是把一件生活琐事(孩子深夜练琴影响睡眠)写得如此富有诗意。诗人没有抱怨,反而在失眠中发现了美:孩子的琴声、深夜的月光、将尽的更漏,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种化烦恼为雅趣的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