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宋牧仲《惠山纪游寄子湘》
九龙天上耕芝田,月明下饮梁溪渚。
绕溪幻出九芙蓉,攫雾挐烟秀如许。
一龙弄珠吐清泠,滑如云母甘胜乳。
山空有时响琴筑,水递处处走罂甒。
谷帘中泠无定评,第二之名独千古。
子瞻一去六百年,品题恨少惊人语。
绵津先生宋夫子,辍棹幽探勇能贾。
篮舆仄径缘青苍,小队朱旗隔山坞。
僧徒松下著袈裟,薝卜林间叫鹦鹉。
邹园秦园试游屐,山鸟山花共尔汝。
还登绝顶望太湖,天半一铃鸣窣堵。
三万六千顷银涛,捲向砚凹洒秋雨。
新诗句句神骨清,好与九峰斗眉妩。
我家违山不百里,竹榼芒鞋昔游数。
五年不蹋漪澜堂,双脚却嫌涴尘土(苏诗还将尘土足一蹋漪澜堂)。
公诗玉局行骖驔,我愧秦黄失跬武。
龙头菌蠢惊轩辕,吟吻声悲空自苦。
老病况欲师维摩,渐忏绮语劓应补。
山灵丐我十笏閒,拟向松庵听粥鼓。
绕溪幻出九芙蓉,攫雾挐烟秀如许。
一龙弄珠吐清泠,滑如云母甘胜乳。
山空有时响琴筑,水递处处走罂甒。
谷帘中泠无定评,第二之名独千古。
子瞻一去六百年,品题恨少惊人语。
绵津先生宋夫子,辍棹幽探勇能贾。
篮舆仄径缘青苍,小队朱旗隔山坞。
僧徒松下著袈裟,薝卜林间叫鹦鹉。
邹园秦园试游屐,山鸟山花共尔汝。
还登绝顶望太湖,天半一铃鸣窣堵。
三万六千顷银涛,捲向砚凹洒秋雨。
新诗句句神骨清,好与九峰斗眉妩。
我家违山不百里,竹榼芒鞋昔游数。
五年不蹋漪澜堂,双脚却嫌涴尘土(苏诗还将尘土足一蹋漪澜堂)。
公诗玉局行骖驔,我愧秦黄失跬武。
龙头菌蠢惊轩辕,吟吻声悲空自苦。
老病况欲师维摩,渐忏绮语劓应补。
山灵丐我十笏閒,拟向松庵听粥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无锡惠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充满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开篇用神话般的想象,把惠山九峰比作天上九龙下凡饮水,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芙蓉绽放。接着描写山间清泉如龙吐珠,水质甘甜胜过乳汁,山间回荡着自然天籁,泉水被装入陶罐送往各处。诗人认为这里的泉水品质超过著名的谷帘泉和中泠泉,堪称天下第二泉。
诗中提到苏轼(子瞻)离开后六百年来,再难见到惊艳的题咏。直到宋牧仲(绵津先生)来此探幽访胜,才写出清新脱俗的诗句。诗人细致描绘了游览场景:僧人松下行走,鹦鹉林间鸣叫,探访邹园秦园等名园,登顶远眺太湖三万六千顷的壮阔波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惠山的眷恋,虽然离家不远却五年未至,双脚已沾满俗世尘土。他自谦诗才不如苏轼门生,只能像病弱的维摩诘居士般,在松庵听晨钟暮鼓,向往着山中清净的生活。
全诗以瑰丽的想象开篇,以淡泊的向往作结,在山水描写中融入历史典故,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三万六千顷银涛"等句气势磅礴,而"山鸟山花共尔汝"等句又亲切自然,体现了诗人对惠山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