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红吟

南国誇颜色,西风感暮年。
梦萦千里月,肠断九秋天。
未解相如渴,还思于祐缘。
美人原薄命,飘泊漫伤怜。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深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美人迟暮、命运漂泊的哀愁。

首联"南国誇颜色,西风感暮年"用对比手法,将南国曾经的艳丽与如今西风中的衰老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美好时光的逝去。"誇"字透露出曾经的骄傲,而"感暮年"则道出当下的凄凉。

颔联"梦萦千里月,肠断九秋天"进一步深化这种哀愁。月光常代表思念,这里暗示远方牵挂;"九秋天"指深秋时节,万物凋零,与"肠断"相呼应,强化了悲伤情绪。

颈联用典自然:"相如渴"暗指司马相如患消渴症(糖尿病),这里比喻难以满足的渴望;"于祐缘"引用唐代宫女红叶题诗结缘的故事,表达对美好姻缘的向往。两句透露出求而不得的遗憾。

尾联"美人原薄命,飘泊漫伤怜"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自古红颜多薄命,漂泊无依只能独自伤怀。"漫"字既写漂泊无定,又暗含徒然之意,加重了无奈感。

全诗以秋景写愁绪,借典故抒情怀,通过时空转换(从南国到西风,从千里月到九秋天)展现人生变迁。语言看似写景用典,实则句句抒情,将一位迟暮美人的孤寂与不甘表现得含蓄而深刻。普通读者能从中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命运无常的慨叹,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