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风琴赠选上人》是一首描写风琴声音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琴在寂静中的独特音色。
首句“万籁甫消声,锵然忽自鸣”描绘了周围一切声响都停止后,风琴突然响起的情景。这里的“万籁”指的是自然界的所有声音,“甫消声”意味着这些声音刚刚消失,“锵然”形容风琴声音的清脆和响亮,“忽自鸣”则表达了风琴在静默中突然发声的意外感。
接下来的“独宜风力小,双与月华清”说明了风琴的声音在风力轻柔和月光清朗的时候最为动听。“独宜”强调了风琴在这种环境下的独特魅力,“风力小”表示风的轻柔,“双与”则是指风琴的声音与月光相互辉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历历谐三叠,玲玲叶九成”进一步描绘了风琴声音的和谐与美妙。“历历”形容声音清晰可辨,“谐三叠”表示声音的和谐叠加,像三重奏一样;“玲玲”则形容声音的清脆悦耳,“叶九成”比喻声音像九重叶子一样层层叠叠,充满了层次感。
最后一句“宫商虽断续,何处不分明”总结了风琴声音的特点。“宫商”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两个基本音阶,这里代指风琴的音调;“虽断续”表示风琴的声音虽然有时会断断续续,但“何处不分明”则强调即使在断断续续中,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可辨,给人一种明确而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风琴声音在静谧环境中的独特魅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琴声,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