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除夕夜与友人饮酒话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千里䢴关接暮烟,一尊相对各凄然"是说:在暮色笼罩下,诗人与友人在千里之外的䢴关相聚,举杯对饮时都感到十分伤感。"千里"二字突出了距离之远,"暮烟"暗示天色已晚,营造出苍茫寂寥的氛围。
后两句"孤舟明发寒江上,追忆今宵是隔年"是想象:明天一早友人就要独自乘船离开,在寒冷的江面上启程。等到那时再回想今晚的相聚,就已经是去年的事了。"孤舟"和"寒江"的意象强化了孤独感,而"今宵是隔年"这个表达非常巧妙,用时间跨度的突然转换,突出了除夕这个特殊时刻带来的时光飞逝之感。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感,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此刻还在举杯,转眼已成回忆"的怅惘,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岁月匆匆、聚少离多的人生况味。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