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二十一 并序

酒屠苏,花彩胜。
转眼上元近。
箫鼓金阊,灯月乱人影。
更谁切韭炰羔,分柑打马,只此院、凤閒蛾静。
烛同秉。
还从高处栏杆,携袖去閒凭。
人梦方酣,天上梦清醒。
如何画郭千杨,大江一道,明又要、片帆西骋。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前后的热闹与孤独交织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生感慨。

上阕开头用"屠苏酒""彩胜花"点出春节刚过的喜庆氛围,但"转眼"二字立刻带出时间飞逝之感。接着描写苏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箫鼓喧天,花灯与月光交织,人影晃动。但热闹是别人的,词人却独自在寂静的院落里,连切韭菜、烤羊肉、分柑橘、玩打马游戏这些节日活动都没人陪伴。

下阕写词人与友人(或爱人)共同赏月的温馨时刻。他们手持蜡烛,倚着高楼栏杆远眺。但"人梦方酣,天上梦清醒"形成巧妙对比:人间沉醉在节日美梦中,而月亮(天上)却清醒地看着一切。结尾最令人动容:眼前如画的杨柳城墙和长江,明天就要目送孤帆西去,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 1. 用"乱人影"与"凤闲蛾静"对比,突出热闹中的孤独 2. "人梦"与"天梦"的哲学思考,暗含人生如戏的感悟 3. 最后从节日欢庆突然转到离别愁绪,形成情感落差

语言上"切韭炰羔""分柑打马"等生活化描写特别生动,就像现在说"涮火锅""打麻将"一样亲切。而"画郭千杨,大江一道"的壮阔景象,又为即将到来的分别增添了苍茫感。整首词就像用手机拍下的一组生活镜头:喧闹的街市、安静的院落、依偎看月的剪影,最后定格在远去的帆影上。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