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观

溶溶浴仙池,三百历年久。
仙人浴不起,池下石犀守。
伟哉张千户,殷勤报己厚。
铁椎椎金鱼,封侯印如斗。
可怜仙缘薄,凡骨亦速朽。
怀中枣尺馀,米汁那得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仙缘和凡人的故事,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描绘了一个神奇的仙池:池水温暖如仙境,存在了三百多年。传说有仙人在此沐浴后"不愿起身"(暗指得道成仙),池底还有石犀牛守护。这里用"溶溶"形容池水,让人感受到仙气缭绕的氛围。

中间四句突然转到凡人张千户的故事:这位官员为了报答恩情(可能是想成仙),用铁锤砸开池中的金鱼雕像,结果得到了"斗大的封侯印"。这里"铁椎椎金鱼"的描写特别生动,把凡人急功近利的粗暴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可惜张千户"仙缘太浅",凡人之躯很快腐朽。最讽刺的是,他死后怀里还揣着一尺多长的仙枣(象征长生),却再也喝不到仙池的"米汁"(可能指仙露)。这里用"枣尺馀"和"米汁"两个具体意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全诗通过仙池传说与凡人贪念的对比,告诉我们:仙缘不是靠强求能得到的,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诗人用"可怜""那得取"等词语,流露出对凡人愚昧行为的惋惜之情。这种把神话传说和现实讽刺结合的手法,既有趣味性又有警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