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其十二

纤纤新翠带愁颦,零落弓弯旧舞人。
底事临风眠未起,灵和不是汉时春。

现代解析

这首《杨柳枝 其十二》借杨柳的意象,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伤。

前两句写杨柳柔嫩的新叶微微皱起,仿佛带着愁绪,而曾经在柳树下翩翩起舞的人已经零落衰老。"纤纤新翠"与"零落旧舞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青春易逝、人事已非。

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杨柳在风中慵懒未醒,点破愁绪的根源:如今灵和殿前的春色,早已不是当年汉宫繁华的模样。这里用"灵和殿"(南朝宫殿)与"汉时春"的典故,暗指盛世不再,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全诗以杨柳为载体,将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巧妙结合,用轻柔的笔触写出沉重的时光之叹。最妙的是把"愁"藏在杨柳新叶的褶皱里,把"沧桑"藏在风中懒起的姿态中,让无形的哀愁变得可触可感。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