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绿满郊,春风初度杏花梢。
衔泥自向朱门去,不管茅檐有故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燕子筑巢的画面,但背后暗含了深刻的社会隐喻。

前两句"细雨斜风绿满郊,春风初度杏花梢"用清新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景象:斜风细雨中郊野泛绿,春风吹拂着杏树枝头。这里用细雨、春风、新绿、杏花等典型意象,营造出充满生机的春日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燕子"衔泥自向朱门去,不管茅檐有故巢"的行为,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燕子只愿去富贵人家的红漆大门筑巢,全然不顾贫寒茅屋中还有它往年的旧巢。这里"朱门"象征权贵之家,"茅檐"代表贫苦百姓,燕子选择巢穴的行为,暗喻世人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心态。

全诗妙在借物喻人,表面写燕子,实则讽刺社会现实。诗人用燕子筑巢这个日常景象,含蓄地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势利眼现象,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寓意深刻却不露痕迹,让读者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释行海

释行海(一二二四~?)(生年据本集卷上《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推算),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事见本集林希逸跋。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