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嵩山同游东关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联"何年卓锡地,祗树已成林"以问句开篇,想象这座寺庙的历史悠久。"卓锡"指僧人驻留,暗示寺庙年代久远;"祗树"是佛教圣树,如今已蔚然成林,展现寺庙的庄严气象。
中间两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意境:
- "月出东溟外,云生古洞阴":明月从东海升起,云雾在古老山洞中缭绕,一远一近,一明一暗,构成空灵的画面。
- "翻经风叶乱,洗钵石池深":风吹经书与树叶共舞,僧人在深池洗钵,动态的"乱"与静态的"深"形成对比,既有禅意又充满生活气息。
尾联"正惬幽栖意,无妨一再临"直抒胸臆:这样幽静的居所正合心意,让人想一来再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的向往和留恋。
全诗亮点在于:
1. 时空交织:既有"何年"的历史感,又有"月出"的当下感
2. 动静结合:风吹叶动与石池静水深形成生动对比
3. 禅意自然:通过僧人日常(翻经、洗钵)展现修行生活
4. 语言平实:没有生僻字,却营造出深远意境
诗人用寻常景物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的禅意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山林古寺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