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二

无端碧血委尘埋,谗口高张处置乖。
兔死狐悲千古恨,那容轻议李临淮。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臣蒙冤的愤慨和对小人谗言的痛恨。

前两句"无端碧血委尘埋,谗口高张处置乖"说的是:忠臣无缘无故被害,鲜血白白洒落尘埃,而那些进谗言的小人却气焰嚣张,朝廷的处置实在荒谬。"碧血"指忠臣之血,"谗口"指小人的谗言。

后两句"兔死狐悲千古恨,那容轻议李临淮"用典故表达悲愤:就像兔子死了狐狸也会悲伤,忠臣被害是千古恨事,怎能随便议论李临淮(唐代名将李光弼)这样的忠臣呢?"兔死狐悲"比喻忠臣遇害让正直之人感同身受。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三个核心思想:
1. 对忠臣被害的痛惜
2. 对谗言害人的愤怒
3. 对历史评价要慎重的呼吁

诗人用"碧血""谗口"等形象化表达,让抽象的历史感慨变得生动可感。最后用"李临淮"这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把议论落到了实处,避免了空泛说教。整首诗既有历史厚重感,又饱含真挚情感,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忠奸善恶的鲜明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