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次韵和王景彝十一月朔早朝

日上扶桑辟九关,天威咫尺不违颜。簪绅就次初传警,内外分朝迭进班。

霜压陛隅螭闯首,风摇殿户兽鸣环。圣君从谏宽狂直,丹槛无容复敢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皇帝上早朝的庄严场景,同时暗含对明君纳谏的赞美。

开头两句写太阳从东方升起("扶桑"象征日出之地),宫门一道道打开,皇帝威严近在咫尺,臣子们恭敬不敢怠慢。这里用"天威"形容皇帝的威严,像天一样不可冒犯。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早朝的细节:官员们按次序站好("簪绅"指代官员),宫廷内外分批上朝;台阶边的石雕螭龙(传说中无角的龙)仿佛被霜压得抬头,殿门上的兽形铜环在风中叮当作响。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宫廷的华丽,又通过"霜压""风摇"暗示清晨的寒意,让画面更真实。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圣明的君主愿意听取谏言,宽容直言敢谏的臣子,所以诗人说"丹槛无容复敢攀"——宫殿的红栏杆不用再冒险攀爬(典故:汉代朱云曾攀栏死谏,这里反用,说明君主开明无需强谏)。

全诗通过早朝场景的铺陈,最终落在对开明政治的赞美上。诗人用"霜""风"等冷色调与"丹槛"的暖色对比,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让庄严的朝堂多了几分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