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渡湖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朝气和力量感。
前两句"扶桑初旭射波红,人在波光浩淼中"写日出时的湖面:初升的太阳把湖面染成红色,人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波光之中。这里用"射"字特别传神,让人感受到阳光的强烈和活力。
后两句"一叶舟如千里马,落潮时候挂帆风"把湖上的小船比作千里马,在退潮时借着风势扬帆疾驰。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豪迈,小船在诗人笔下变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展现出乘风破浪的气势。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境开阔,通过"初旭"、"波光"、"帆风"等意象,把清晨湖面的壮美和行船的畅快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短短四句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红日初升、波光粼粼的湖面,感受到乘着退潮顺风而下的快意。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