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留题太山》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壮美与神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画面感极强的自然描写
前两句像航拍镜头——"群山谷万道"用纵横交错的山谷展现泰山庞大的脉络,"霞瑞重重绝项高"则用云雾霞光烘托山顶的巍峨。两个"重"字叠用,既写云雾的浓密,又暗含山势的层次感。
二、巧妙的留白艺术
后两句故意缺字,反而形成独特韵味。"第一□"可能是"峰"或"山",这种空缺让读者自动脑补最震撼的形容词;"无人□"或许是"到"或"识",留下探索空间。这种写法比直接写完整更耐人寻味。
三、隐藏的人文情怀
表面写景,实则暗含人生感悟。"独判天涯"暗喻泰山在自然界的至尊地位,而"洞天深影"又暗示着未知的神秘领域。诗人可能在表达:再高的成就(如泰山)也有未被人知的深邃之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的哲学思考。
全诗仅28字(含缺字),却完成了从宏观景象到微观哲思的跨越,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倪适
倪适,哲宗元祐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