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溪道中

不因行役爱追游,处处长亭得少休。
官道行人看虎迹,野塘稚子拾鸡头。
青山已是三年别,华发堪为两鬓羞。
溪上梅花仍有约,莫将归梦付淹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芗溪道中》写的是一位官员在出差路上的所见所感,既有旅途中的小乐趣,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喜欢到处游玩才出差的,但路上遇到休息的亭子还是会停下来歇歇脚。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奈又随遇而安的心态。

中间四句是路上的见闻:官道上人们好奇地看着老虎的脚印,野塘边小孩在捡鸡头米(一种水生植物)。这些画面生动有趣,让旅途不那么枯燥。但看着青山,突然想到已经三年没回来了,再看看自己两鬓的白发,不禁感到时光飞逝的羞愧。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溪边的梅花好像和我有约定似的(可能指以前看过或约定过),提醒我不要在外耽搁太久,该回家了。这里用梅花拟人化,把思乡之情写得特别温馨。

整首诗就像一篇简短的旅行日记,既有新鲜的生活画面,又有对年华老去的淡淡忧伤,最后用"梅花催我回家"的巧妙比喻收尾,读来亲切自然,让人感受到古人出差时和我们现代人相似的小情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