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政和丙申九江道中)

霭霭朝云,矜春态度。楚宫梦断寻无路。欲将尊酒遣新愁,谁知引到愁深处。
不尽长江,无边细雨。只疑都把愁来做。西山总不解遮栏,随春直过东湖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春天旅途中的愁绪,用自然景物巧妙烘托内心情感。

上片(前四句):
早晨云雾缭绕,像在炫耀春天的姿态。这里用"楚宫梦"的典故(楚王梦见巫山神女的爱情故事),暗示美好事物难以追寻。想借酒消愁,结果反而愁更浓——这种体验很多人都有过,就像我们心情不好时刷手机,结果越刷越烦躁。

下片(后五句):
眼前长江望不到头,细雨下个不停,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帮着酝酿愁绪。最妙的是结尾两句:西山也不帮忙挡着点,任由春色带着愁绪一路冲到东湖去了。这里把山拟人化,好像山本该体贴地帮人遮愁,却故意放行,让愁绪蔓延得更远。

全词亮点:
1. 把抽象的情绪变成具体画面:愁绪像江水一样流不尽,像细雨一样密不透风。
2. 用拟人手法让景物"活"起来:春色会"矜持",西山会"不懂事",让自然景物成为情感的参与者。
3. 层层递进的愁:从寻梦不得→喝酒更愁→万物助愁→愁绪泛滥,像滚雪球般越来越沉重。

这种写法特别能引起共鸣,因为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像是在添堵,连天气都好像在和自己作对。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