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二首 其二 (己丑)

已被村童拾,宁容古础藏。
呈能矜小勇,作气恃方刚。
寸草心挑战,千钱注看场。
冷盆宫样巧,制器自宣皇。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蟋蟀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斗蟋蟀这一民间娱乐活动,同时暗含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前两句说蟋蟀被村童捉住后,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躲在古老石础下自由生活了。这里用"古础藏"暗示蟋蟀原本的自然状态,与后文人为驯养形成对比。

中间四句描写斗蟋蟀的热闹场面:蟋蟀鼓起勇气互相争斗,人们下注围观。诗人用"寸草心"形容蟋蟀的渺小,却要为人类娱乐而拼命;"千钱注"则表现围观者的狂热,暗示人性中争强好胜的一面。

最后两句提到精致的蟋蟀盆,点明这种娱乐的盛行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诗人通过"宫样巧"暗示这种娱乐活动已经从民间进入宫廷,变得愈发精致讲究。

全诗通过小小蟋蟀的命运,折射出人类为了娱乐而不顾生灵本性的行为。蟋蟀被迫"呈能矜小勇",就像人被名利驱使;围观者"千钱注看场",则反映了人性中好赌争胜的弱点。诗人没有直接批评,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种消遣方式的思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