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秋感和刘丙孙六首 其六

莫谩愁羁旅,南游计亦良。
主嫌芦酒浊,客爱野蔬香。
珠米升舂雪,刀鱼寸缕霜。
蹉跎叨匕箸,容易送流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客居他乡时的感受,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

前两句"莫谩愁羁旅,南游计亦良"意思是:不要总是为漂泊在外而发愁,这次南方的旅行其实也不错。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态很积极。

中间四句描写了当地的生活细节:主人嫌弃当地的芦酒太浑浊,但客人(诗人自己)却很喜欢乡间的野菜清香。用"珠米升舂雪"形容舂米时米粒像雪一样洁白,用"刀鱼寸缕霜"形容鱼肉切得像霜一样薄。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南方饮食的特色。

最后两句"蹉跎叨匕箸,容易送流光"是说:虽然在这里虚度光阴,每天只是吃饭用餐,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似有些无奈,但结合前文,其实透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描写异乡生活,没有刻意渲染乡愁,反而通过欣赏当地风物来化解漂泊的苦闷,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胸襟。特别是对饮食的细腻描写,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野菜香、看到雪白的米饭,很有生活气息。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