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水
入山喜听流泉声,溪畔坐数山花明。
昨往翠微值秋雨,黄叶满地无人行。
吴生兰雪自恃腰脚健,攀尽风梢与霜蔓。
羡他逐鸟梯高云,笑我随僧啖香饭。
归来满胸贮山色,画手何人能写得。
有客示我山水图,山水之外余笔墨。
岳岳者石林林松,千岩万壑秋芙蓉。
谷口有花残阳红,岭背筑屋舟不通。
樵夫牧竖虚无踪,只许老鹤缡褷从。
饮酒一吸三百钟,振衣直上千仞峰。
石厂滴绿如江篷,延伫又恐来蛟龙,凉月送客归墙东。
昨往翠微值秋雨,黄叶满地无人行。
吴生兰雪自恃腰脚健,攀尽风梢与霜蔓。
羡他逐鸟梯高云,笑我随僧啖香饭。
归来满胸贮山色,画手何人能写得。
有客示我山水图,山水之外余笔墨。
岳岳者石林林松,千岩万壑秋芙蓉。
谷口有花残阳红,岭背筑屋舟不通。
樵夫牧竖虚无踪,只许老鹤缡褷从。
饮酒一吸三百钟,振衣直上千仞峰。
石厂滴绿如江篷,延伫又恐来蛟龙,凉月送客归墙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玩的快乐体验和归来后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洒脱的情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山中游玩(前8句): - 开头描写进山听到泉水声、坐在溪边数山花的悠闲。 - 接着回忆昨天秋雨中登山,看到满地黄叶的寂静景象。 - 通过对比朋友吴兰雪(喜欢冒险攀爬)和自己(随僧人吃斋饭)的不同游玩方式,展现各自的性格特点。
2. 创作感受(中间7句): - 游玩回来后满脑子都是山中美景,感叹画师难以完全描绘。 - 当有人展示山水画时,发现画作虽然精美,但总觉得少了些自然的神韵。 - 具体描写画中景物:高耸的岩石、茂密的松林、秋天的芙蓉花、夕阳下的山谷等。
3. 豪情壮志(最后6句): - 突然笔锋一转,抒发豪迈情怀:想痛快喝酒、登高望远。 - 看到石洞滴水的景象联想到江上篷船,又担心会有蛟龙出现。 - 最后在清凉月光中送客回家,留下余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生动展现了从游玩到创作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通过对比手法(动与静、他人与自己、现实与画作)增强表现力。 3. 语言自然流畅,既有细腻描写(如"黄叶满地"),又有豪放抒情("饮酒一吸三百钟")。 4. 结尾的"凉月送客"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余韵悠长。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以及不受约束的自由精神,读来令人心旷神怡。